当前位置:主页 > 资讯 > 科技 >

招股书“失效”,威马汽车上市再延期:卖一辆亏两辆,全员降薪自救

文章来源:腾讯新闻棱镜     时间:2022-12-01 13:54     浏览量:

来源:视觉中国

作者 | 陈弗也  

编辑 | 杨布丁

出品 | 棱镜·腾讯小满工作室

两个多月没发微博,这对于拥有68万粉丝、曾经连续发了两千条微博的大V沈晖来说并不寻常。

沈晖是威马汽车的创始人、CEO,过去几个月,他和他的威马过得都不容易。一方面,威马汽车频频传来裁员、降薪、资金困难的消息;另一方面,沈晖本人则因12亿天价年薪的传言备受质疑。

与此同时,威马汽车上市进程也一波三折。12月1日,港交所官网显示,威马汽车的招股书已经为“失效”状态。

图片为港交所截图

今年6月1日,威马汽车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书,根据港交所规定,拟上市企业的招股书有效期为6个月,若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,则转为失效状态。

不过,“招股书失效”并不意味IPO终止或失败,拟上市企业依然可以通过更新资料的方式继续申请上市,只要在3个月内完成财务数据的更新、重新递交招股说明书,即可延续原来的上市申请。

11月21日,沈晖的一封内部信,将威马的财务压力公开于众。

他在信中写道,为了应对资金压力,公司管理层降薪一半,其他员工降薪30%,取消额外奖金(第13薪)、留任奖金(第14薪)和年终奖。

创办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,曾经与蔚来、小鹏并称为造车新势力的三驾马车。但没过多久,蔚来、小鹏便跑步上市,在资本市场站稳了脚跟;威马则被理想取代,后者也很快登陆纳斯达克。

与蔚小理相比,威马有着一定的优势。创始人沈晖曾经在博格华纳、吉利、沃尔沃这样的传统车企担任高管,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;而蔚小理的创办人李斌、何小鹏、李想均是“半路出家”,首次进入到造车领域。

但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,与李斌、何小鹏、李想这些连续创业者相比,沈晖的身上也缺少了一些血性。

过去7年,威马在车型、营销方案上所表现出来的保守、传统与平庸,让他们多次减速,逐渐从“先驱”走向了“先烈”;而连续多年的巨额亏损,也让上市变得更加迫切。

杀入竞争最激烈的市场

2018年9月,威马推出了首款车型EX5,这是一款指导价在17万左右的紧凑型SUV。

彼时,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大多处于PPT造车阶段,小鹏汽车的首款车型G3、理想汽车的首款车型理想one均未上市。这款EX5让威马顺利跻身于造车新势力的排头兵之列,而沈晖本人,也让外界看到了传统汽车人造车的靠谱性。

在当时,EX5进入的这个价格区间,体现了沈晖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洞察力。

这个价格区间正是中国汽车的主流市场,规模大、增长快,对于不少国产车企来说,也“相对高端”——长城、比亚迪、吉利等国产车企曾经长时间在10万元左右的市场里厮杀,始终无法提高自己的售价。

而彼时蔚来推出的首款车ES8,指导价超过了50万元,备受外界质疑——谁会去花50万,买一辆江淮生产的汽车?

此后几年,威马汽车陆续推出的EX6、W6、E5三款车型,指导价也主要集中在16万-26万之间。其中,EX6是一款中型SUV,指导价为19万-29万,目前已停售;W6也是一款中型SUV,指导价在19万-26万;E5则是一款中型轿车,指导价为16万-19万。

威马在招股书上也明确写道,15万-30万这个主流市场是他们的主战场。

不过,这个价格区间的市场虽然大,但竞争也最激烈、最残酷:丰田、本田、大众、福特等合资品牌在这个市场已经积累多年,帕萨特、雅阁、凯美瑞、蒙迪欧、迈腾、奥迪A4、宝马3系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常年霸占这个市场的排行榜。

要想在这样的市场里分得一杯羹并不容易,威马销量在经历短暂高光时刻后,也逐渐掉了队。

数据显示,今年1-10月,威马汽车累计销量29284辆,同比下降14%。而同期的零跑汽车交付量达到94628辆,哪吒汽车交付量则更是高达12.9万辆。

在这个价格区间,并非没有表现好的新能源车,比如特斯拉的Model 3,今年10月,其销量达到30216台,远高于凯美瑞、雅阁等同价位的老牌明星车型。

小鹏汽车则是这个市场表现较好的一家国产新能源品牌。今年前10个月,他们的G3、P5、P7累计交付103031辆。不过,在最近几个月,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也在下滑,今年10月,其交付量仅5101辆,与曾经交付量过万的月份,无法同日而语。

事实上,不少新能源车企都会刻意避开这个价格区间,比如,蔚来、理想、哪吒、零跑等。

蔚来、理想走的是高端路线,蔚来最便宜的车型ET5,零售价32.8万起步,而其他车型多在40万元以上;理想的第一款车理想One,指导价为34.98万元,最近主打的理想L9,指导价则高达45.98万元。

最近销量抢眼的哪吒、零跑则走了一条低端路线,瞄准的是10万元左右的市场。

零跑汽车在招股书上写道,聚焦于15万-30万元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,但实际上起售价为7.95万元的T03才是他们的销量担当;撑起哪吒汽车销量的则是售价在10万元左右的哪吒V。

陷在大客户的“温柔乡”

对于一些造车新势力来说,进军网约车、出租车市场是其一个重要战略,这个市场有望帮助他们提高销量。

比如哪吒汽车,在早期,其CEO张勇就曾表示,第一代车哪吒No1在B端市场的销量占比超过50%多。不过,在此后,随着哪吒No1的停产,哪吒V、哪吒U的畅销,这个市场局面开始发生变化。去年11月,张勇对外表示,他们的C端用户占比已经达到了91%。

对于车企来说,进军B端市场无疑是一把双刃剑,在帮助车企走量的同时,也会损害车企的品牌形象,个人消费者不愿意买一辆“网约车”或“出租车”。

一直以来,B端客户都是威马汽车的重要客户,其曾推出一款专门用来做网约车的车型E.5,价格亲民,一度受到网约车司机的欢迎。此后,这款车也推出了针对个人市场的车型。而威马的其他车型,如W6、EX5等,也时常被用来做网约车。

海南是威马重要的网约车市场,那里的油价相对较高,不少网约车司机会选择新能源车。在海南的机场、高铁站、街头,随处可以打到威马的网约车。

公开资料显示,早在2017年9月,威马汽车就发布旗下智慧出行品牌“即客行”,提供旅游租车和分时租赁服务,试点城市正是海南、上海等。此后,威马还曾与美团打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,探索“新零售 网约车”的模式,以此来减轻威马的交付压力。

在早期,沈晖曾感慨道:“线下交付的难度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要高得多。”

如今来看,他们依然躺在这些B端大客户的“温柔乡”里。根据大搜车的销售数据,2022年1月和2月,威马的销量分别为2685、3311辆。其中,面向B端的E.5一直都是销售主力,这两个月的销量分别为1028和1882辆,占比分别约40%和56%。

其招股书显示,2019年、2020年、2021年,威马前五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分别占当年总收入的40.6%、37.2%和43.4%,这些大客户大部分为智能出行的合作伙伴。值得注意的是,其中一名大客户还成为了他们的供应商,向其提供电池方面的支持。

不过,B端市场的需求有限,可持续性不强,一家车企的安身立命之本,还是在C端市场上的开拓。

招股书显示,截至2021年12月31日,威马汽车在全国的211座城市里共有621家合作伙伴门店,比上一年翻了2.5倍。

在造车新势力当中,这是一个傲人的成绩。以月销量近两万的哪吒汽车为例,根据今年8月份发布的一项数据,其在220 座城市仅开办了369家服务中心;蔚来汽车在2021年时,门店数量仅为289家,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的门店数量则更少。

不过,威马的621家合作伙伴门店有着不少的水分。其招股书写道,这些门店中的397家为只提供车辆展示不进行销售的体验馆。

与此同时,在其他造车新势力在各地攻城拔寨、扩建门店的同时,威马则传来关闭门店的消息。根据《IT时报》近日的报道,威马关闭了上海近半的门店。

卖一辆车要亏两辆

亏损是造车新势力的通病,威马也难逃这个问题,并且亏损更加严重。

招股书显示,2019年至2021年,威马汽车营收分别为17.62亿元、26.71亿元、47.42亿元,同期亏损金额分别为41.45亿元、50.84亿元和82.06亿元,三年累计亏损达174亿元;同期威马汽车的销量分别为12799辆、21937辆和44152辆。

粗略估算可知,这三年,威马汽车每卖一辆车要分别亏损32万元、23万元和19万元,而同期威马汽车的均价则为13.8万元、12.2万元和10.7万元,这意味着,威马每卖一辆车非但赚不到钱,还要再亏两辆车。

这样的亏损力度,比此前上市的零跑汽车更为严重,后者是卖一辆车亏一辆车。

根据零跑汽车的招股书,2020年、2021年零跑汽车分别亏损9.35亿元、26.29亿元,并据此估算出,这两年零跑每卖一辆车分别亏损11.6万元和6万元,而他们的销售主力则是起售价为7.95万元的T03。

但是,就在企业面临巨亏的同时,却有媒体报道创始人沈晖拿着“天价年薪”。威马招股书显示,沈晖的薪酬高达12.62亿元,占到公司营收30%以上。

日前,沈晖也对“天价年薪”的问题进行了回应。他解释称,这是个别自媒体的误解,12亿是香港的薪酬计算方式,和内地的年薪是不同的概念,所谓12亿年薪是股权激励期权,前提是要实现一系列的目标。

“说得比较直接一些,12亿是根据公司当时的估值进行估算的数据。创业不成功,归零,一分钱都没有;如果创业成功,可能估值还不止当时估算的这个12亿。”沈晖这样说道。他解释称,完成这些指标后,受益最多是股东、董事会和用户员工。

对于威马来说,此时无疑已经到了一个“寒气逼人”的时刻。

11月21日,沈晖发布内部信,要求管理层降薪一半,其他员工降薪30%,取消额外奖金(第13薪)、留任奖金(第14薪)和年终奖。一场降薪风波开始席卷威马汽车。

此后,沈晖的解释是,互联网热潮的融资方式无法持久,当下的资本市场也不会这样做了,威马“节流”是要提醒大家控制好成本,尽快增长。

那么,这场节流能为威马带来多少现金流?

威马招股书显示,截止到2021年底,威马共有3952名员工,其中研发人员1141名、销售和营销人员296人、制造人员2141人、一般与行政人员374人。

2021年,威马为研发人员共支付了2.7亿元人民币的薪酬,为行政人员支付了21亿元人民币的薪酬,为销售人员支付了1.6亿元的薪酬,共计25.3亿元。其中,行政人员的平均薪酬最高。

粗略估算,如果降薪顺利执行,有望为威马带来约10亿元的现金流,不过,对于巨亏的威马来说,可能只是杯水车薪。

当造车不再被资本市场追捧

根据威马的招股书,从2016年11月到2022年3月,威马共进行了9轮融资,融资金额达到了约180亿元,这样的融资额不逊于蔚小理在上市前的融资额,更是远高于先前上市的零跑汽车。

不过,随着亏损不断扩大,这些资金已很难继续支撑威马汽车的继续扩张。招股书显示,截至今年3月31日,威马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36.8亿元,而他们的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则高达31.4亿元。

上市,成为了威马必然的选择。

早些年,当蔚小理在美股上市时,很多人认为作为曾经的造车三驾马车之一,威马也会步蔚小理的后尘,选择在美股上市,但是它却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。

2019年6月,科创板正式开板, 2020年9月,威马申请登陆科创板,2021年1月底,完成上市辅导。当很多人认为威马将会成为“科创板新能源第一股”时,两个月后,有消息称,威马暂缓科创板IPO进程。

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,原因可能是威马的上市材料被发现了一些问题,如科技含量不足、研发投入营收占比不高、持续亏损等。

最终,威马折戟科创板,这也打乱了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的节奏,直到今年6月,其才正式申请在港交所上市,这个步调比零跑还要晚。

此前,蔚小理的成功上市,一度掀起了资本的狂欢。蔚来的市值曾超越了大众,成为仅次于特斯拉、丰田的全球市值第三大的车企;小鹏汽车的市值也曾超越本田,成为全球市值前十的车企。

蔚小理在资本市场的表现,让新能源汽车成为了一个备受追捧的赛道,数以千亿的资本流入这个市场,宝能、恒大、小米、康佳、华为、百度等知名企业也下场造车。

不过,这场资本盛宴并未持续太久。如今,蔚小理的股价持续下跌,小鹏汽车目前的市值甚至比起高峰时跌去了9/10;宝能、恒大则深陷造车泥潭,无法自拔;康佳量产的车型在市场上没有存在感,小米则还在为自己的首款车努力。

目前,在造车新势力中,销量表现最好的是哪吒和零跑。今年9月29日,零跑汽车率先在港交所上市,成为了继蔚小理之后第四家上市的造车新势力。

但是,零跑的股价让人大跌眼镜,开盘当天即破发,如今,零跑汽车的股价相比发行价已经跌去了60%,甚至还要低于其B轮融资时的价格,市值蒸发了两百亿。这让不少投资者血本无归,也让资本市场开始重新审视这些“流血上市”的造车新势力。

小鹏汽车目前是蔚小理中市值最小的车企,市值仅93亿美元,不及理想、蔚来的一半,但是零跑的两倍。威马与小鹏汽车相比,无论是销量还是品牌力,都不及后者,上市后的市值也很难超过后者,而威马在今年3月份完成D轮融资时,投后估值已经达到了70亿美金。

上市或许能够缓解威马汽车在资金链上的燃眉之急,但是要想走得远,提高研发能力、品牌力和市场份额,才是其最紧迫的事情。

腾讯新闻出品内容,未经授权,不得复制和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

评论

www.130629.com ©2018-2022 雄安·容城
最新新闻资讯,热门视频
本站资讯文章自动爬取于网络
如果有冒犯,请发邮件786805664@qq.com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