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资讯 > 娱乐 >

42年前的邪典片,突破港片尺度,雪藏三十年,让人不忍再看第二遍

文章来源:迷影映画V     时间:2022-11-25 11:39     浏览量:

如果要评选香港影史最疯狂大胆的电影人,导演牟敦应该能入围前三名。

他的《打蛇》、《黑太阳731》、《血恋》,完全有资格评选:华语最重口电影。

但同时牟敦又能在内地拍摄出老少咸宜的武侠经典《自古英雄出少年》。

牟敦芾是山东人,成长于台湾省,毕业于国立艺专,六十年代成为独立电影人。

年轻时的牟敦芾是一位新锐的电影导演,早期拍的三部作品,纪录片《上山》,电影《不敢跟你讲》和《跑道终点》都没法上映,导致他成了一名“地下电影人”。

之后,牟敦芾淡出影坛,到欧洲和中美洲游历数年,并与香港女星恬妮谈了一场恋爱。

当牟敦芾再次回归电影圈,是在1977年,他成为邵氏公司签约的新晋导演。

邵氏是纯粹商业化的电影工厂,彼时的牟敦芾初来乍到,只能跟着公司的任务安排与市场的商业趋势来拍片,跟着桂治洪等邪典导演一起,参与执导了《香港奇案》系列。

牟敦芾在邵氏效力5年时间,拍片类型很杂,精品率也不高,有武侠片《连城诀》、恐怖片《碟仙》、爱情喜剧《剪刀石头布》,家庭喜剧《大大小小一家春》,古装片《红楼春梦》。

因为1980年的电影《打蛇》,牟敦被香港影评届有了个绰号:禽兽导演

牟敦芾从影近三十年时间,真正独立导演的作品只有12部,而《打蛇》无疑是牟敦芾导演生涯中最具争议性、最大胆生猛、最cult的电影,甚至在香港电影圈都堪称史无前例。

鉴于之前写过《黑太阳731》,这一期就来聊聊这部42年前的电影——

《打蛇》

Lost Souls

片名《打蛇》中的“蛇”,指的是偷渡到港的非法移民,称为“人蛇”。

本片有一个重要的拍摄背景,是1980年10月,港英方面取消了抵垒政策。

偷渡客是香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一类人群,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间,香港曾有“偷渡潮”,大批偷渡客进入香港,而当时的港英方面采用了「抵垒政策」——偷渡者若能在偷渡到港后抵达市区,便可获得居留权,如果偷渡者在边境范围被截获,则会被遣返。

港英方面之所以对于“偷渡者”采用了如此矛盾的对策,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。

一方面,港英方面顾虑到,假如不给予偷渡者一个融入社会的途径,他们会沦为黑市居民或黑市劳工,有一部份人甚至或者会从事非法活动,进而导致犯罪率增加。

同时,香港当时出于经济起飞阶段,接纳偷渡者合法居留,也可舒缓当时需求殷切的劳动市场,因为当时香港的工业,尤其是制衣业,仍是相当兴旺,此类劳工密集型的行业能吸纳大批劳动力。

另一方面,长期的抵垒政策,间接鼓励偷渡客不断尝试冒险赴港。组织偷渡的“蛇头”成为一种新兴的高利润行业,而专门绑架敲诈“人蛇”的“打蛇”团伙也应运而生。

所谓“打蛇”集团,就是在沿海捉拿人蛇并把他们禁锢,继而威胁勒索人蛇的家人,若收到赎金才把人质放走,若没有钱的话,便会将他们集体囚禁虐待,并将他们进行贩卖。

电影《打蛇》正是以此背景展开故事,讲述了一帮偷渡到香港的人蛇,被打蛇集团绑架并遭到各种施暴囚禁后,终于逃离魔窟,却又在抵达香港市区后,遭遇希望幻灭的故事。

这部电影并非牟敦芾首次试水拍摄“偷渡客”为题材的电影,早在1978年,牟敦芾就拍过一部纪实风格的犯罪片《捞过界》,又名《大好彩》。

讲述几个青年因不满穷困潦倒的生活,偷渡来港的故事,因为人生地不熟又无专长,只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,结果收入微薄,又紧张的情况下,继而铤而走险,干起违法的勾当来,成为了抢劫银行的「大圈仔」,最终走上亡命之路的故事。

这部电影是牟敦芾在邵氏时期的野心之作,影片中大胆刻划青年无出路、警察贪污的诸多情节,体现了牟敦芾对于社会的观察和批判,与当时的新浪潮电影人有异曲同工的地方。

只是在邵氏制片体系的限制下,牟敦芾的这部探索之作风格创新有限,不及同时期的新浪潮电影的写实凌厉,加之此片曾一度失传,导致该片被严重低估。

回归正题,在拍摄《捞过界》期间,导演牟敦芾有了创作《打蛇》的想法,为此耗时一年时间搜集了大量资料,用四个多月时间写完剧本,拍摄了49天,这在当时的邵氏流水线拍片制度下,已经是相当少有的长周期制作。

邵氏方面也不马虎,一开始便做足宣传,可见得公司对这部作品的重视。

牟敦芾对于这部野心之作也倾尽了全部精力,为了保证电影的“写实风格”,他便找来了一群真“人蛇”拍戏,甚至要求他们重回现场拍偷渡戏,结果那帮真人蛇虽知是演戏,但还是被弄得提心吊胆。

而且牟敦芾拍摄警察海滩上抓捕人蛇的场面时,剧组不打招呼就拉队开拍,弄得周围吵吵闹闹,更一度惊动在附近巡逻的真警察,导致在剧组拍戏的人蛇演员们,也因看到真警察吓得差点游泳逃走。

了解完背景信息,让我们正式进入电影的故事。

1980年的一个夜晚,抵垒政策取消时期,夜色中的海岸线附近。

三名偷渡客阿荃、她的老公向东和弟弟大种一起,游泳来到了香港,原本他们打算在上岸后,经陆路抵达终点香港市区,去往香港的钻石山。

但因为中途精疲力尽,便游向了一艘附近的偷渡船。

之后,三人跟着搭船靠岸,结果遇到警方搜捕,大部分偷渡者被截获。

阿荃、向东和大种三人侥幸逃脱追捕,成功抵达岸上。

怎奈何三人迷失在山林里,根本不知道方向。

就在此时他们遇到了“好心”的村民黄伯,主动邀请他们到家中暂住。

三人毫无防备,殊不知这位黄伯其实是一伙打蛇集团的成员,阿荃、向东和大种三人因此被打蛇集团抓住,之后黄伯要求他们打电话给阿荃在香港的舅父,索要一万五千元的赎金。

可阿荃的舅父只带来一万元,黄伯因,只淮许他带两人离开。

三人中的弟弟大种假意答应自愿留下,结果在交易的时候私自逃走,黄伯恼羞成怒,下令将阿荃、向东两夫妻给抓起来。

更悲惨的厄运接踵而至。

黄伯虽然也是打蛇人,但他的帮派势力比较小。

这天,当地另一伙势力更加强大的打蛇团伙的头目鹤爷,带着一帮手下来抢地盘,直接抓走了黄伯手中的人蛇,也包括阿荃、向东两夫妻。

相比贪婪的黄伯,鹤爷却是毫无人性。

人蛇落在他的魔掌中,将会遭到非人的施暴。

在鹤爷的大本营里,关押着十几名被掳来的人蛇,整日遭受着鹤爷和手下的折磨。

被囚的一名人蛇告诉阿荃,让她将牛粪涂在身上,借此避免被鹤爷等人凌辱,却没想到,鹤爷手下的同伙毫无人性,竟然当着向东的面对她的妻子展开了暴行。

与此同时,由于警方对边境的管控越来越严格,导致人蛇数量下降。

手下跟鹤爷建议,打算将山下的另一伙打蛇集团攻破,将他的人蛇据为己有。

由此导致双方发生了激烈火拼,鹤爷也将对方手中的人蛇掳回了大本营,其中就包括之前逃走的大种,原来他早就落到了另一伙打蛇集团的手中。

人蛇的囚室就像集中营一样,每个人都被扒去衣服,只用破报纸蔽体。

在这里,亲属的电话号码用来将人蛇分类,有电话号码的人蛇可以得到优待照顾,没有的则会被各种虐待、并拿去贩卖。

女人蛇不仅要遭受鹤爷手下的折磨,如果没有亲属电话号码,还会被贩卖。

更惨的是年轻的大种,原来鹤爷竟然有断袖之癖。

手下们于是投其所好,将大种清洗包装成礼物,送给鹤爷庆生,让大种惨遭蹂躏。

等大种被送回囚室以后,精神崩溃目光呆滞,为了报仇,他竟然发疯似地咬断了鹤爷的脖子,但大种自己也被鹤爷的手下给活活打死。

打蛇集团没有了鹤爷,正所谓蛇无头不行,开始陷入内斗。

而大种的惨死让其他人蛇开始团结在一起,其中一名人蛇被称为“毒蛇”,他是一名多次偷渡的囚犯,身上带着一枚手榴弹,因此打蛇集团一直不敢为难对方。

毒蛇目睹大种惨死之后,决定联合其他人逃出集中营。

于是,人蛇们悄悄放火制造混乱,再用大网困出了打蛇集团的同伙,将他们乱棍打死。

由于长期遭到对方的施暴虐待,人蛇们开始了疯狂复仇,带毒蛇的带领下,他们用手榴弹炸死了头目,之后换山一身衣服,终于逃出了山上的集中营。

离开之际,毒蛇作为经验丰富的前辈,教导其他人学习香港的知识,以应对可能会遇到的查验。

一切准备就绪,他们一众人等驱车出市区,结果遇到警察巡检。

原本在毒蛇的吩咐下,众人已经侥幸过关,却没想到,老实的向东在警察盘问时,居然下意识地说了一句“谢谢,同志”,导致他们的身份因此暴露。

阿荃与向东被迫踏上了逃亡之路,阿荃最终被警察给逮捕,而向东则成功逃到了市区。

他发誓要去香港的钻石山看看,可当他来到梦寐以求的钻石山。

以为是遍地钻石的乐土,却发现竟是贫穷的棚户区。

向东无法相信眼前的现实,因此彻底陷入崩溃……

电影的故事到此结束。

1973年,导演桂治洪拍摄了电影《女集中营》,虽然是一部反映战俘问题的反战电影,但导演桂治洪却在片中效仿日活粉红片,大搞剥削,此片的风格无形中影响了七年后的《打蛇》。

但是相比《女集中营》,导演牟敦芾更加肆无忌惮,已经很难用剥削来形容此片,以歇斯底里的风格鞭挞控诉人类的兽性与暴行,极端、疯狂、残暴、骇人,或许更能形容这部电影。

牟敦芾不像另一位邵氏cult片大导演桂治洪,可以在邵氏商业娱乐片体系下兼容自己的邪典风格。从当年的《捞过界》开始,就能看出牟敦芾的电影虽然触犯禁忌,但始终带有一种知识分子式的观察视角和反思批判精神。

牟敦芾在邵氏官方刊物《南国电影》里谈论《打蛇》一片,说“自己是在拍事实出来,绝对不夸张,还有这套电影是有真正意义”,而根据牟敦芾所说,在片中所展现的暴行情节已经被弱化了。如果真把打蛇团伙的暴虐行为全数拍出,只怕观众会更无法接受。

《打蛇》拍摄时期,当时的牟敦芾有点“怀才不遇”导致越发“愤世嫉俗”的意味。在牟敦芾的回忆中,他曾经公开质问过老板邵逸夫:你每年拍一百多部电影,有没想过给一点点钱去拍一部电影,不要为了票房,而是为了拍到一部好电影。

《打蛇》对库布里克《发条橙》的致敬

《打蛇》因为对暴行肆无忌惮的展现,导致上映后引发了激烈争论,放在今天估计得至少删减一半情节。该片在当年毁誉参半,不少人批评牟敦芾借题发挥。但上映后十分卖座,放映十五天收270多万,占全年票房的第13名。

在之后的多年里,此片被尘封三十年。

总的来说《打蛇》以其写实的拍摄手法,牟敦芾嗜血的风格,自成一派,八年后,从香港来大陆的牟敦芾又拍了一部更加残暴的《黑太阳731》,由此奠定自己在华语cult片领域的地位。

评论

www.130629.com ©2018-2022 雄安·容城
最新新闻资讯,热门视频
本站资讯文章自动爬取于网络
如果有冒犯,请发邮件786805664@qq.com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