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资讯 > 历史 >

固阳县名人张国林与他的指路人杨贤江

文章来源:草原神山     时间:2022-11-28 21:07     浏览量:

人的一生,有一个好的启蒙老师是非常重要的。今天,介绍一下鲜为人知的固阳县名人张国林的成长之路。

张国林

一、张国林简要经历

张国林(1909~1972),字茂才,包头市固阳县白灵淖乡土龙湾村(现归属怀朔镇)人,一说张国林为大汗圪堵村出生,祖籍山西省祁县城关镇。

1925年考入省立归绥中学(今呼和浩特市一中的前身),1932年归绥中学毕业后考取北平中国大学法学系。毕业后赴日本留学,在早稻田大学研究院学习。1937年毕业后回国,不久日寇侵占绥远,张国林就任绥远省民众抗日自卫军第八路军副总指挥(总指挥刘万银);1941年,自卫军第八路军改编为第八战区游击骑兵第五师,张国林任副师长(师长兰瑞),同年冬季,调任绥远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教务处处长。

抗战胜利后,任绥远省保安司令部保安处处长。1946年任绥远省政府第三区(驻东胜)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。1947年当选“国大”代表。1948年在家乡固阳县创办第一所中学——行知中学(今固阳一中前身),任名誉校长。1949年任绥远省政府革新委员会书记,同年参加“九·一九”和平起义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历任绥远省政府委员,工商厅、商业厅副厅长,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;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委员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副社长、自治区文教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等职。1957年被打成右派分子,1972年5月在呼和浩特病逝。1985年3月20日,平反昭雪。

二、张国林从未谋面的领路人杨贤江

在张秉仁、张秉芳、张宇林《回忆父亲张国林——塞外先觉》一文中,作者写道,张国林早年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,后来因去日本留学,和党组织脱离了关系。个人认为这是可信的。因为在张国林的成长道路上,从未谋面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、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

杨贤江(1895~1931),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(宁波慈溪市)人,1917年夏,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,老师李叔同赠送他一张条幅“神聪”,这是对他的赞誉也是鞭策。

杨贤江

1921年,杨贤江被商务印书馆聘为《学生杂志》主编,同时在上海大学社会系、上海大学附中、上海景贤女中、上虞春晖中学兼职代课。

杨贤江主编的《学生杂志》,开办的“答问”栏目,非常受欢迎,全国各地的学生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,杨贤江不厌其烦地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予以解答。

三、张国林与杨贤江的书信来往

张国林和杨贤江书信来往的书信原件,那肯定难以寻找了,应该早已经失散没影了,但是有书籍记载着。

1995年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《杨贤江全集·第4卷》就登载了张国林几次提出的问题。

张国林解放前在绥远省曾历次担任重要的军事职务,但历史资料并没有多少记载他在作战方面的事迹,因此来说,张国林还是以综合素质见长。

据《回忆父亲张国林——塞外先觉》记载,一九四一年以后,张国林调任“绥远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”任教务处少将处长。“傅作义向国民党中央呈文报告,发表演说,往往是同一内容要令数人起草,父亲的文稿经常被选中。抗日战争时期,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设在河套陕坝镇。每周由傅作义亲临主持纪念周会,在会上由傅作义总部的高级官员轮流做有关军事、政治、时事等演讲或报告,父亲的讲话从不拿手稿、不说重复的话、仪表迎人,谈笑风生、语言动听,颇得傅先生的器重。”

张国林在青少年时期,就勤于思考,善于学习,这可以从他给《学生杂志》的多次去信就能看出。

当然,当年全国各地的学生给《学生杂志》写信咨询问题的不知有多少,要得到主编的回复、还是不止一次回复肯定是不容易的。

张国林写信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,包括青春期的烦恼,还有读小说(旧时称“看闲书”)是否有益等等。

1925年3月5日出版的《学生杂志》第12卷第3号,登载了杨贤江《答绥远区固阳县张国林君》:

问:普通一般青年,到了十八、二十岁的时候,脸上发生许多小颗子。熟时割破,内有一粒白脓,后再不复生,请问这叫什么呢?并因为什么而生的?

答:在青年期有这种生理上的现象,名叫疹子,原因由汗腺及皮脂腺发达,皮肤更加油滑之故。

问:现在一般人,很喜欢看小说——《红楼梦》《水浒》《儒林外史》等,这倒底与我们有什么益呢?应该看不应该看呢?

答:喜欢看小说,是人情爱好文艺的表示。中学生为研究并欣赏文学,自亦可看。

问:好人不当兵,好铁不打钉,这句话是否对么?

答:这是我国从前过分重视读书人的结果,以致当兵者多失学无业之徒,终于养成轻视当兵的习俗。实则为抵御恶势力,少不了军队,故当兵算不得低贱。“好人不当兵”的话是不对的。

问:耶稣死了三日以后又复活,这事果然有的么?

答:这是宗教家骗人的话。北京大学出版部有《耶稣抹杀论》一书可看。

1925年夏,张国林已经到归绥中学读书,他还是继续和杨贤江书信来往,但提出的问题已经开始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。

1925年8月5日出版的《学生杂志》第12卷第8号,登载了《答归绥中学张国林君》:

问:人的天资聪明、愚笨,我以为先天生来就是纯然两样的,你以为对吗?并且有没有方法,可使愚笨的变为聪明的?

答:智力的高下是天生的,后天教育的力量只能把生具的尽量发展,却不能化愚为智。

问:我们中国就这样糊糊涂涂叫一般武人,政客、军阀、官僚断送他的前途呢?还是须有一部分好的分子出来振兴他呢?若有,是不是现在这一般青年学子?

答:当然不能让武人、官僚们把中国断送了。青年学生富有血性,也有智识,应急起来把自己团结,并做社会运动以唤醒民众,共同奋斗。

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,张国林的精神导师杨贤江不得不到日本躲避,可能就在这一段时间,张国林和杨贤江断了联络。1929年杨贤江回国,继续在白色恐怖下坚持地下青年工作,由于环境恶劣,工作繁重,最后积劳成疾,1931年不幸病逝。

张国林在考取了北平中国大学法学系后,经常给《《绥远旅平学会》半月刊撰文投稿,现在还能查到的有1932年1月发表的《九八事变国人根本应由的认识与努力》、《由现在本省省党部出版的

参考资料:

《固阳文史资料选编·第一辑》,张秉仁、张秉芳、张宇林《回忆父亲张国林——塞外先觉》;

团结出版社,2005年,刘国铭主编,黄晋明、陈予欢、王叔凯副主编,《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·上》;

1995年,河南教育出版社,《杨贤江全集·第4卷》。

评论

www.130629.com ©2018-2022 雄安·容城
最新新闻资讯,热门视频
本站资讯文章自动爬取于网络
如果有冒犯,请发邮件786805664@qq.com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