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资讯 > 历史 >

书生落榜后被未来岳父嫌弃用丫环调包与其成婚,他后来如何处理?

文章来源:闻学天史     时间:2022-12-03 13:15     浏览量:

洞房花烛夜,人家都是花前月下,而在清朝嘉庆时期有一位穷秀才,在洞房之夜发生了一件让他很尴尬的事情,原本定好的婚事,当他掀开红盖头时,大吃一惊,原来盖头下的新娘并不是他明媒正娶的富家女,而是“李代桃僵”的丫鬟,这不是明摆着准欺负人嘛!此人正是晚清政坛影响很大,素有湖湘经世派第一名臣之称的陶澍。

说到陶澍,想必都会想到晚清重臣左宗棠,陶澍就是左宗棠的引路人个儿女亲家。陶澍当时备受清朝皇帝恩宠,在政坛上堪称是扛把子,绝对是个引领风骚之人!

不过,发生新娘被调包尴尬之事,是在他年轻,穷得叮当响的时候,其实能与黄家千金喜结良缘,是桩美事,谁料,自己被骗婚娶了丫环。换做谁肯定到黄家理论“退货”了。

可陶澍的做法很明智,坦然接受,不仅保存了家人颜面,还让悔婚的黄家大小姐悔不当初!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陶澍是如何被黄家骗婚的!

一门定亲风波

1778年,陶澍出生在湖南安化,自幼受家风熏陶,在乡里素有神童之称。6岁左右就开始砍柴、放牛;7岁跟随父亲在外求学;8岁那年,陶澍随父就读岳麓书院;11岁就能巧答各种对联。12岁就能写八股文,他的神童之称就是由此而来。

父亲陶铨必一生都想走仕途,可又偏偏“逢考必不过”,先后多次参加科举,每一次都名落孙山,但是他很有文采,在诗词和理学方面都有很高造诣,只是年龄年大,也考不动了,无奈,只能当一个教书匠,收入虽微薄,但能让一家人有口饭吃。

陶澍一边继续学业,一边跟随边漂泊,饿一顿饱一顿的。即便这样,陶澍并没有放弃,因为他知道父亲将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。

陶澍本身比较聪明,学东西很快,而且很勤奋,父亲也将毕竟的才学和经验传授给他,如今他肚子里的墨水一点都不比他爹少。

俗话说“上阵父子兵,打虎亲兄弟”,1797年,父子二人一同去参加乡试,此时儿子18岁,父亲42岁,在别人眼里,二人可是前途无量!

巧了,安化县当地有个名叫黄崇榜的富商就看到了这一点,打起陶澍的主意,原来这黄家里有个未嫁的闺女,正值妙龄,黄崇榜虽没有什么文化,但还算得上一个有头有脸的人家。所以想为自己闺女找个官宦世家联姻,想与达官贵人攀上亲戚,这样一来,不仅能熏陶自己门庭,还能借此飞黄腾达。

当时的官宦世家极重门第家风,给儿子找的也自然是门当户对,书香门第的大小姐,从内心就瞧不起黄家这样的商人,因此黄崇榜想找一位有功名前途的女婿是处处碰壁。

但黄家并没有打算放弃,而是退而求其。他是个商人,投资是他的强项,他想,既然攀不上现成的官宦世家,那就来一次投资,将目光放到了那些比较有潜力股的读书人身上,在考中科举之前先与之结好姻亲,将来他们如果考上了,也算是投资成功了。

于是,黄崇榜四处托人物色,结果看中了陶澍,在安化当地陶必铨名声最响,学问深厚,虽穷了点,但儿子陶澍有一肚子的墨水,若自己加以资助,日后必定能考上个一官半职,那自己就是官老爷的岳父了。

黄崇榜二话不说,就赶紧差人请媒人前去陶家提亲,陶必铨并没有瞧不起商人黄崇榜,倒是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好姻缘十分高兴,一看黄家谦卑厚辞的想主动把女儿嫁给陶澍,就爽快答应了这门亲事。

陶澍倒是不在乎此事,毕竟,黄家小姐长什么样子他也没见过,不过,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自己遵从就是了。

再说现在正是他考取功名的时候,并没多想。就这样,素未谋面的陶黄定下了婚姻。

被悔婚,狸猫换太子

定下婚约后,陶澍继续攻读备考。16岁时,陶澍参加县学考试考中了秀才,后来陶澍又赴长沙参加湖南乡试,结果,这个陶澍可能遗传了他父亲陶必铨的运势,再一次上演逢考必不中。

此时陶澍年纪也不小了,因此陶必铨就让他先回老家与黄家大小姐成婚再继续复考。这下,黄崇榜犯起嘀咕了,莫非这父子俩没有中举的命?俗话说:凡事,都有定数。命中有时终须有, 命中无时莫强求!

如果这样,把闺女嫁给他,岂不是吃了大亏?黄崇榜突然有一丝悔意, 思来想去,就想到了不如退婚吧。但又担心悔婚行为会毁掉他的信誉,毕竟自己是商人,商人本应极重信誉,悔婚对他将来经商都有不小的影响,这让黄崇榜整日郁闷彷徨。

就在黄崇榜踌躇犹豫的时候,乡里的来了一个姓钱的富绅,夫人去世不久,打算续弦,听说十里路黄家这千金有点姿色,便匆忙登门拜访,想以高价聘礼谈拢了这门亲事。还向黄家承诺,悔婚嫁给他,他马上明媒正娶黄家大小姐,保她一生荣华!

一边是穷秀才,一边是富绅,嫌贫爱富的黄崇榜有点动摇了,索性就把这件事说给女儿听,让她自己决定。可是黄小姐表示听从父亲安排,看得出女儿也不想嫁给穷书生。

这下黄崇榜更犯难,一边是信誉,一边是女儿幸福,踌躇不决,黄夫人就觉得做人就要守信,她不同意悔婚,她认为女儿应该如约赴婚,一家人争议不下 ,愁眉莫展的时候,黄小姐身边的丫环站出来,表示她愿意代替小姐嫁到陶家,这样一来,就不算是悔婚。

黄崇榜一听,拍手叫好,反正陶澍也没见过他家闺女,就算“狸猫换太子”也不知道,于是,他当即收丫环为义女,取名黄德芬。并对外宣称黄德芬是他黄家二千金,日后要是陶家追责,也能说得过去。

其实这个丫环黄德芬是为自己谋了一天出路,她看出姓钱的富绅不是什么正派之人,明知道黄家千金已经有婚姻,仗着自己有几个银钱,以高价聘礼来挖墙脚,这样的人有点不地道,且自私,要是黄小姐嫁给他,她作为贴身丫环自然会跟随小姐陪嫁过去,将来自己也不会有多好的命运。

而陶澍,她早就听闻此人有一肚子的才华,为人正直,彬彬有礼,虽穷但至少是一个秀才,将来就算不高中,和他父亲陶必铨一样当个教书匠也能养家糊口,而自己当丫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,即便陶澍不认这门亲事,最多打发她走,这样还能换她的自由身,不再是卖身的丫环了。所以她愿意嫁过去,一是为自己将来打算,二是替黄老爷和黄小姐解了燃眉之急。

就这样,陶家敲锣打鼓迎娶了黄德芬这个“千金”进门。

就在陶澍掀开盖头时,黄德芬吓得避开,陶澍问黄德芬为何如此惊慌?黄德芬就将前因后果坦白了,陶澍大吃一惊,看着手粗脚大的“妻子”,确实不像养尊处优的富家大小姐。不过,陶澍被她真诚和仗义感动了,同时也欣赏她的通情达理。

此时陶澍不怒反喜,说:你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,既然上天安排我们此姻缘,我愿意与你共度此生。黄德芬一听泪流满面,这可是上天赐她的最后礼物。于是黄德芬下定决心为陶澍分担家务,好好孝顺公婆。

于是,这一场“骗婚风波”消弭无形之中!

陶澍宽心接纳,一路开挂

成婚后,陶澍并没有向家人揭穿黄德芬是丫环身份,对她很尊重,黄德芬也是以德报德,对陶家越发的上心,把陶家打理得井井有序,根本没有大小姐娇生惯养的坏毛病。

父亲陶必铨一度认为黄崇榜家风极正,没有惯着女儿,认为替儿子做主找了一个好媳妇。

事实证明,陶澍看人的眼光很准,自从有了这个贤内助后,他人生犹如开挂般。1800年,陶澍父子同赴长沙乡试,虽说其父又落榜,但陶澍考中了举人。不过1801年参加会试,却又落榜。

黄崇榜得知消息后,一度暗自庆幸,这小子果然和他爹陶必铨差不多,顶多是举人的命,要考进士估计还是没戏。

此后,陶澍接到父亲陶必铨来信,让他留那边继续努力再考下一届会试,家里有妻子黄德芬打理,让他陶澍不必为家庭操心,得以专心继续复习备战下一次会试。

第二年,也就是1802年,嘉庆皇帝开恩科,24岁的陶澍参加会试考中进,这次陶澍没有辜负父亲陶必铨的期望,一举考中了进士,通过会试,殿时试后,被嘉庆定为第55名进士,成为清朝安化第一位进士。

这下轰动了整个安化,陶家终于扬眉吐气,陶澍踏入官场后,开启了仕途顺风之路。

嘉庆十年,父亲陶必铨去世后,陶澍回乡奔丧并丁忧三年,陶澍应澧州学正之邀,来澧阳书院担任主讲。在澧阳书院的3年,陶澍悉心教书育人,将教书育才当成了自己的副业和爱好,并对当时和以后的办学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。所以他在当官之余总会抽空去岳麓书院讲学。

此后陶澍官场混得如鱼得水,嘉庆晚年陶澍被任为江南道御史,期间,陶澍弹劾惩戒贪官,为百姓主持公义,得到嘉庆的好评。到嘉庆最后一年的时候,陶澍已经是川东兵备道。

道光时期,由于陶澍风评极好,并且能力颇强,被道光直接提升他为山西按察使,而这还不是陶澍的终点,在道光三年,陶澍又被提升为安徽巡抚,成为了地方上的大员。

后来陶澍由于善于治河,兴办教育,政绩突出,51岁的陶澍,被任命为从一品的两江总督兼署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,坐上了两江总督的位置,真正成为了封疆大吏。

后来名臣曾国藩、左宗棠、胡林翼,无一不受陶澍的影响,左宗棠更是两陶澍作为自己的偶像,后来他中举人,终于见到61岁的陶澍,有二人一见如故,成了忘年之交!

陶澍的眼光,不限于选妻,更有识人之明,等他再见左宗棠时,陶澍指着总督衙门中自己办公的椅子,对左宗棠说:将来这个位置以后一定是你的。

不仅如此,还主动与其联姻,为自己的老来子陶桄聘娶了左宗棠长女左孝瑜,而当时左宗棠只是一个没有官职的白丁,后来左宗棠也因此终成一代名臣,成了拯救晚清的名臣,可见陶澍看人之准。

而当年不嫌弃他穷,代替黄小姐嫁给他的黄德芬,随着陶澍出任两江总督,黄德芬也获得了一品诰命夫人封号。黄德芬万万没想到,当年的一个小选择,给自己带来了如此丰厚的回报。

并且,在陶澍这些年官位不断升迁,期间,即使娶了妾室,对自己的结发妻子黄德芬依然的十分尊重,从没有怠慢过她,更没有因为自己高官得坐,去嫌弃这个丫鬟出身的妻。

那曾经嫌弃陶澍的黄家,后来又是什么光景呢?

虽然陶澍没追究他骗婚的事,自从陶澍考中进士之后,后悔了,眼看着陶澍官职越来越高,丫环出身的黄德芬被诰命夫人,黄崇榜肠子都悔青。要是当年不悔婚,那些诰命封号本来是可以属于自己女儿的呀。

更让黄崇榜后悔的是把女儿嫁给了钱财主,最开始,她的日子还算可以,但这位姓钱的是个喜欢耍横的主,想霸占一户民田,结果被霸占民田的农民义愤之下打死他了,不久钱家由此没落。

钱财主一死,钱家族人就欺负黄小姐是一个寡妇,不仅霸占钱家房产,还把房子变卖瓜分一分不剩,黄小姐只得回到娘家。

黄崇榜见女儿这边过得如此凄惨,而那边陶澍官越做越大,黄德芬的封号越来越高,悔不当初,不久急火攻心,撒手人寰。

黄崇榜去世后,黄小姐孤苦无依,很快也败落了。善良的黄德芬得知后,立刻命人将黄小姐安置在了陶家老宅,此时的陶澍,已经是按察使了,知道后,对黄小姐还是执子胥之礼,念在当年的缘分,赠给了黄小姐五十金。

后来得知功成名就的陶澍要回老家祖宅省亲,黄小姐更是为当年的做法羞愧难当,于是趁陶澍还没回来之前,她逃离了陶家,削发出家为尼了,从此常伴青灯古佛。

另一种说法则是,陶澍接济黄小姐五十金后,她又惭愧又感动,整日抱五十金,舍不得用,结果被自己得败家儿子偷走了,一气之下寻了短见。

如果当初黄崇榜不急于否认陶澍,黄小姐不那么爱慕虚荣,意志坚定,又怎么会错失一个好夫婿呢。可谓“一失足成千古恨”!

写到最后

发生在陶澍身上的这个“姊妹易嫁”的故事,记录在清朝文学家梁恭辰的《北东堂笔录》,据说作者梁恭辰的父亲事梁章钜,在道光时期出任布政使,陶澍当时是江苏巡抚,由于两人都心系百姓,曾经一起治理洪泽湖水患,有过忘年之交,显然梁恭辰是陶澍的世侄,所以他记载陶澍被骗婚的事情虽非官方史料记载得,但可信度也比较高。

通过陶澍娶妻这件事,让我们知道娶个贤内助有多重要,“娶妻娶贤”,对于黄小姐的嫌贫爱富,黄德芬可称一个“贤”字。当初要是没有被调包,娶的是黄小姐,那陶澍未必能安心攻读,也未必有后来的陶澍。不过,换谁在洞房花烛之夜知道自己妻子被掉包,都不可能忍下这口气,当然,我们无从得知陶澍当时的想法,但在《北东园笔录》描述陶澍是:坦然受之!从处理来看陶澍胸确实是襟宽广之人,这也让我们看其时的陶澍有多了得。曾国藩、左宗棠、李鸿章、张之洞并称“晚清中兴四大名臣”,一个是陶澍的女婿,一个是陶澍的亲家,《清史稿》称陶澍“用人能尽其长”,由此可窥一斑!

评论

www.130629.com ©2018-2022 雄安·容城
最新新闻资讯,热门视频
本站资讯文章自动爬取于网络
如果有冒犯,请发邮件786805664@qq.com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