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资讯 > 教育 >

数量不是阅读的关键

文章来源:中国教育报     时间:2022-12-13 13:45     浏览量:

近年来,社交平台的读书博主似乎越来越多,而博主们的阅读量也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。有的博主一年读书700多本,也有高校学生晒出一年阅读400多本书的“壮举”。无形之中,“阅读量焦虑”开始扩散,甚至开始向低龄儿童渗透。有家长晒出孩子小学一年级所读的图书,数量并不比那些读书博主少。

一年动辄数百本的阅读量,阅读速度的确惊人,但速度并不等于效率。读书博主追求极致阅读速度的背后,往往有吸引流量的目的,看重阅读量也主要是为了“培育市场”。令人担忧的是,在读书博主看似正能量的鼓舞下,许多学生及其家长陷入了“阅读量焦虑”,开始盲目追求阅读量、阅读速度,走入了阅读的误区,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背离了阅读的真正意义。摆脱流量时代读书博主制造的“阅读量焦虑”,摆正阅读心态,找回阅读的内在价值,显然已成为一个严肃而紧迫的话题。

不同书籍有不同功用,阅读要求也有所不同。知识传播类型的图书与文学类图书区别甚大。而文学类别中,读小说与读散文、诗歌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。不同的阅读目的,同样需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。是进行知识的解构,寻找自己需要的观点,还是沉浸到作者营造的氛围中,感受书中世界、体验百样人生,读者完全可以自己做主。到底如何读书没有标准答案,读者是采用精读、略读,还是速读、批注,都可根据特点和自己的阅读习惯、兴趣及目的性而定。

读书博主极致速度的阅读,从正常理性来看,无非是为了快速解析书本,从而进行流量变现。也就是说,读书博主追求阅读速度,是因为工作需要。为了让流量最大限度地变现,他们需要不断培育市场,由此搭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追求极致阅读量的体系。按照这一逻辑,幼儿园阶段一年阅读量要达到50万至100万字才符合体系要求;到了小学四、五、六年级,每年的阅读量不能低于300万字。

客观来看,这种体系有着极大的迷惑性,只要是劝多读书的,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值得信任的“良心博主”,天然具备正向激励作用。然而,读者盲目追随,则最终可能落入阅读量陷阱之中,产生“阅读量焦虑”,成为他们潜在的市场消费者。因此,学生及其家长要理性看待网上极速阅读现象,努力回归读书的本真意义。根据自身情况阅读、以兴趣为牵引,仍是现代人读书的基本态度。快速阅读是读书诸多方法中的一种,不是常态化的需要。常态阅读还是要回归文本,以平常心而不是功利心对待阅读,这样方能让阅读愉悦起来,让孩子爱上阅读、持续阅读,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。

阅读量也只有在正常的阅读状态下才有意义。作为学校图书馆馆长,我常常通过系统查看学生的阅读状态,对阅读量较大的学生则会注意他们阅读的书目、借书的频次,分析他们的阅读目的,尽量找时间与他们交流。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避免这些热爱阅读的孩子进入阅读误区,在“阅读量焦虑”的影响下走向阅读的反面。

(作者:廖德凯,系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馆长)

评论

www.130629.com ©2018-2022 雄安·容城
最新新闻资讯,热门视频
本站资讯文章自动爬取于网络
如果有冒犯,请发邮件786805664@qq.com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